焦岱镇 - 简介
焦岱镇属于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地处秦岭北麓,驻地距县城西南17公里,位于东经109°17′,北纬34°3′。焦岱镇北毗前卫镇,西北面与长安区魏寨乡为邻,西、南两面与汤峪镇相连,东接小寨乡。境域南北长8公里,东西宽7公里,总面积45平方公里。辖有22个行政村,65个自然村,100个村民小组。地貌地形复杂,南部为秦岭山地,中西部川、塬相间,北部是横岭,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宜林、宜牧、宜粮。经济以农为主,产小麦、豆类等。中药材有天麻、五味子、杜仲等。林产有油桐、漆树等,白皮松是名贵树种之一,矿产有玉石、铁、石棉,尤以玉石有名,蓝田玉、金川牛为主要特产。
2007年底,全镇有5949农户,农业人口23852人。均系汉族。耕地25394亩。境内有岱峪、洋峪、汤峪三条河流穿过,水库两座,灌溉条件十分便利,防汛工作异常突出。镇办企业6个,非公经济发展迅速。古称“城南三大镇”之一的焦岱镇,其商贸交易市场十分繁荣。境内有西安至牛心峪、蓝田至汤峪、环山等三条公路通过,交通便利。驻镇单位20个,其中有县办高中一所,镇办初中一所,村完小14所,地段医院一所,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站一个,文化站一个,影剧院一个,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境内有汉鼎湖延寿宫、唐员庄等古迹遗址。目前,云台山环保旅游绿色风景综合开发区前景十分看好。全镇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焦岱镇 - 基础设施
焦岱镇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水电资源丰富,电网设施健全。境内有11万伏的变电站一座,建有中小型水力发电站7座,

在保护和大力发展三大资源的基础上,加大对焦岱镇资源深加工和精加工的开发和探索,进一步扩大“生生生川”牌青砖茶的规模,提高其品味和知名度;加大对丰富的油桐、漆树资源、白云石资源、鸣泉水库自然景观等资源的招商引资和开发力度。
焦岱镇 - 党政建设
焦岱镇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以及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精神,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优化农村经济增长,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就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充分认识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中国农村环境的现状与改善农民健康状况、提高农民生活质

量的迫切要求不相适应;与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的迫切要求不相适应;与激发农村活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不相适应;与建设农村新环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不相适应。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加快实现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客观需要。各地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高对农村环境保护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统筹城乡环境保护,把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摆上更加重要和突出的位置,下更大的气力,做更大的努力,解决农村环境问题。明确农村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城乡统筹、以农村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把农村环境保护与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结合起来,禁止工业和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全面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着力推进环境友好型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环境安全保障。
基本原则
全面推进,突出重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系统工程,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重点抓好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农村地区工业污染防治、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土壤污染治理,加强农村环境的监测和监管。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结合各地实际,按照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采取相应的农村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
依靠科技,创新机制。加强农村环保适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以技术创新促进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优化整合。
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落实政府保护农村环境的责任。维护农民环境权益,加强农民环境教育,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鼓励和引导农民及社会力量参与、支持农村环境保护。
主要目标
主要目标:到2010年,农村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有所控制,农村饮用水源地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农村地区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防治取得初步成效,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得到一定控制,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加大,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占农产品的比重不断提高,生态示范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得到加强,公众环保意识提高,农民生活与生产环境有所改善。到2020年,农村环境质量和生态状况明显改善。
着力解决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
切实保护好农村饮用水源地,把保障饮用水安全作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首要任务,依法科学划定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监测和监管,坚决依法取缔水源保护区内的排污口,禁止有毒有害物质进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严防养殖业污染水源,严禁直接或者间接向江河湖海排放超标的工业污水。制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应急预案,强化水污染事

加大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力度,因地制宜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按照农村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采取分散与集中处理相结合的方式,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居住比较分散、不具备条件的地区可采取分散处理方式处理生活污水;人口比较集中、有条件的地区要推进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新村庄建设规划要有环境保护的内容,配套建设生活污水和垃圾污染防治设施。
逐步推广“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置”的城乡统筹的垃圾处理模式,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清运率和处理率。边远地区、海岛地区可采取资源化的就地处理方式。
优化农村生活用能结构,积极推广沼气、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控制散煤和劣质煤的使用,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严格控制农村地区工业污染,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环保准入门槛,禁止工业和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淘汰污染严重的落后的生产能力、工艺、设备。强化限期治理制度,对不能稳定达标或超总量的排污单位实行限期治理,治理期间应予限产、限排,并不得建设增加污染物排放总量的项目;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责令其停产整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建设项目未履行环评审批程序即擅自开工建设的,责令其停止建设,补办环评手续,并予以处罚。对未经验收,擅自投产的,责令其停止生产,并予以处罚。加大对各类工业开发区的环境监管力度,对达不到环境质量要求的,要限期整改。加快推动农村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加强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科学划定禁养、限养区域,改变人畜混居现象,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各地要结合实际,确定时限,限期关闭、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新建、改建、扩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对现有不能达标排放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实行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责令其停产整治。鼓励生态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建设,通过发展沼气、生产有机肥等综合利用方式,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依据土地消纳能力,进行畜禽粪便还田。根据水质要求和水体承载能力,确定水产养殖的种类、数量,合理控制水库、湖泊网箱养殖规模,坚决禁止化肥养鱼。
控制农业面源污染,采取综合措施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指导农民科学施用化肥、农药,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推行秸秆还田,鼓励使用农家肥和新型有机肥。鼓励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作物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和生物防治。鼓励农膜回收再利用。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发展生物质能源,推行秸秆气化工程、沼气工程、秸秆发电工程等,禁止在禁烧区内露天焚烧秸秆。
积极防治农村土壤污染,做好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摸清情况,把握机理,逐步完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体系,建立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和评价制度,开展污染土壤综合治理试点。加强对污灌区域、工业用地及工业园区周边地区土壤污染的监管,严格控制主要粮食产地和蔬菜基地的污水灌溉,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严格对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环境监管。
加强农村自然生态保护,坚持生态保护与治理并重,重点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优先保护天然植被,坚持因地制宜,重视自然恢复。严格控制土地退化和草原沙化。保护和整治村庄现有水体,努力恢复河沟池塘生态功能,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加强对矿产资源、水资源、旅游资源和交通基础设施等开发建设项目和活动的环境监管,努力遏制新的人为破坏。做好转基因生物安全、外来有害入侵物种和病原微生物的环境安全管理,严格控制外来物种在农村的引进与推广,保护农村生物多样性。加强红树林、珊瑚礁、海草等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改善海洋生态环境。
加强农村环境监测和监管,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监测体系,研究制定农村环境监测与统计方法、农村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和方法,开展农村环

严格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开发建设活动必须依法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防止产生新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禁止不符合区域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在农村地区立项。加大环境监督执法力度,对不执行环境影响评价、违反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三同时”制度、不正常运转治理设施、超标排污、在自然保护区内违法开发建设和开展旅游或者违规采矿造成生态破坏等违法行为,严格查处。
焦岱镇 - 旅游资源
蓝田县焦岱镇作为古人类生息繁衍的地方,是十多个朝代的京畿之地及古代中国南北交通要道,留下了众多的古遗址和丰富的文化遗存。境内山雄水秀,川美岭阔,自然风景秀丽。有驰名中外的“蓝田猿人”,闻名遐迩的壁塑瑰宝水陆庵、著名隋唐寺院。
上下悟真寺在焦岱镇东约10公里普化乡王顺山。分上下两院,相距1.5公里。上寺在司真峪内西边的山崖上,竹林

水陆庵在焦岱镇东10公里普化镇王顺山下。三面环水,形似孤岛,就此建庵。这里青山耸立,河水环流,故称水陆庵。是关中名胜古迹之一。本是古悟真寺的水陆殿。庵内大殿,系明代建筑,特别是殿内彩色泥质壁塑,是有名的古代雕塑艺术品。泥塑均采用连环塑的形式,上下叠层列塑佛本生故事。
蓝田猿人遗址在焦岱镇陈家窝村和公王岭。1963-1966年在当地发现猿人下颌骨与头盖骨化石,两地化石统一命名为蓝田中国猿人、蓝田直立人,或简称为蓝田人。蓝田公王岭猿人化石与北京猿人化石很类似,其嘴巴隆起,脑壳较厚,眉骨发达,额骨低平,经古地磁测定,公王岭猿人距今约98-100万年。陈家窝猿人距今约50万年左右。蓝田猿人使用的石器,有尖状器、砍砸器、刮削器、石核等,种类不多,大都是一件石器多种用途,形制很不规则,原料大部是用石英、脉石英打制的。
焦岱镇 - 社会事业
在焦岱镇的田间地头不难看见镇村干部的身影,他们深入农户家中调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为农民排忧解难,同时将党的政策和农业技术、市场信息带到农民家中。现在,焦岱镇上访的群众没有了,税和提留的征收时间与往年相比大大缩短,搁荒的土地重新得到了利用。
针对农村中的历史遗留问题和矛盾,焦岱镇制定出了详细的干部下访制度。2007年他们共收集整理出各类问题和

焦岱镇成立了“党员致富协会”焦岱镇每位党员都是协会会员,每个村党支部都是协会单位,搭建起了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新平台。协会章程规定,会员要模范遵守《中国共产党章程》,勇于创新,在致富增收中发挥带头作用,努力探索致富新路子。他们的近期目标是,每个会员必须学会一门技术,找到一个致富门路,确定一个致富项目,联系一户群众,实现家庭人均年收入多增加100元以上。中期目标是,联系10户群众致富,实现家庭人均收入增加1000元以上。协会将评比致富能力强、带富能力强的“双强”能手会员。“党员致富协会”成立以来,为群众办好事、实事300多件,向党支部提出合理化建议200余条,受到了群众好评。